常见问题当前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

常见问题

问:出书要走什么流程?

答:

填写选题表→报批→(通过)→签订代理合同→交全稿→ 稿件初步整理→排版设计→交稿出版社→出版社选题落实→签订出版合同→提交印厂资质、印刷押金→责任编辑初审,编辑加工→编辑室主任复审→总编辑终审或签发→返回修改→三校(电脑+人工)→返回修改→作者确认→封面终稿作者确认报出版社→出版社确认(或修改后确认)签发→开具印刷手续→印前审读→作者确认封面和内文终稿→出片→核片、付印→印刷装订→运输→备案书(样书)缴送→印刷手续返回→印刷押金退还→发行(部分图书)→数字渠道发行(部分图书)→发行对账结算(部分图书)

交给我们来做对您而言很大的好处就是节省精力,签订合同后只需要交稿、按期支付费用、确认设计和终稿,就等着拿书就好啦。其他的繁琐手续都由我们完成。



问:出书需要多少费用?

答:出版费用主要跟四方面有关:书的类型,书的字数,印刷册数,选择出版社不同有关。

   100页的书和800页的书,印100册和印1万册,费用肯定差距很大。另外不同出版社书号费用不同,我们尽量选择信誉高,价格可以通过长期合作优惠,出版社书号费用一般在一万五,另外,不同出版社能出的类型不同,此外,各个出版社的运作时间长短不一样,如对时间要求比较紧,就只能选择我们熟悉的长期合作的,运作时间比较快,费用基本上不变。

   如需详细核算,请提供书名(可以是暂定名),作者、内容简介,总字数(或总页数)、开本、拟定价、印刷方式(黑白、双色、彩色;精装/平装)印数、对出版社的要求等,我们可以详细核算。

问:你们的信用如何?

答:所有传统图书cip三天可电话在总署查,书号审批后20工作日网上可查。

我们和出版社直接签约,个人和出版社也可以直接签约,不过要增加部分税务发票走账的费用。

问:你们有什么出版社?

答:各种类型都有,但最终选择的家数并不是向其他文化公司鼓吹的那么多,我们找是价格和信誉上和知名度的几家出版社合作,我们再一家拿的书号越多,作者出书的价格就会越优惠,这样来说我们才能共赢。当然作者也可根据您的不同需求选择最合适您的出版社。我们会尽量做到作者满意。

问:费用如何支付?

答:签合同时交定金。取得出版合同后支付出版费用(包括印刷押金),取得出版手续(ISBN、CIP、印刷委托书)后结清费用。

问:你们如何收费?

答:报价为总费用,已包含各个环节(完整的是设计、排版、出版、编审、印制)费用。



问:什么是CIP?  相似问题:如何查询书的真假?

答:CIP是国家建立的图书登记记录,1999年之后的书,每本都有相对应且唯一的CIP号,通过CIP号可以在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 www.capub.cn  查询到图书的信息,包括书名、作者、定价、开本等主要信息,有的书还包括简介等。目前这是查询中国大陆境内出版物真伪的最有效方式。

问:我的书要印多少册?

答:对于不同需要的书,印数根据需要。比如有的个人回忆录,珍藏的,印1-2百的很多。

市场销售的书,一般至少1千册,但1千册肯定不能收回成本,盈亏平衡一般在3-5千册。当然,根据市场预估和资金状况,未必一开始印5千,可以先印一部分,印完再加印,先亏后赢,也是图书业惯常用的方法。

问:是不是我们直接找出版社也可以啊?

答:理论上是可以的。不过有三个问题:一是出版社不是公司,是事业单位,即使现在在专制,也是国企,你也知道,事业单位和国企的作风,不一定搭理个人。二是你能找到的可能比较少,我们却有大量信息,可以比较价格、范围等等。三是,你去是一锤子买卖,有些地方比较实在还好,但有些地方就问你要高价,因为他没有顾忌,我们和出版社也是合作关系,拿来的书号费用会低一些,我们有自己设计团队和印刷的工厂,最后核算的成本,比出版社价格要低,而且出版社的程序比较烦琐,个人不熟悉流程操作起来成本费用会高出很多,相对来说也比较麻烦。



问:公费(投稿)和自费有什么区别?

答:公费就是用国家的钱出呗,你只需要拿稿子就可以,其他不用管,也管不了,不能通过自己销售赚钱。这种对稿子要求比较高,速度也比较慢。用国家的钱嘛,应该能想到是怎么个样子。

自己出钱就是自己有主导权,可选择多,你出钱利润也归你,如果能卖得好,你获利多,当然,卖得不好,风险也是你自己的。这种对稿子要求低一些,时间印刷销售等都能自己掌握,当然需要你自己投入。



问:什么是电子书号?能否印书?

答:电子书号是新闻出版总署鼓励数字化,针对以光盘形式发行的书放的号,用的是和普通书号一样的ISBN,内容也是书,但是以光盘为介质。光盘可以配手册,严格政策上,手册不能有定价和单独出售,定价和条码应该在光盘上。现在不少打擦边球就是做一定量光盘,但是自己用的是手册,条码也放手册上,就成了书了,因为号是一样的书号。

现在不少中小学教辅为了压低成本,用了电子号,市面上也有卖的。我上全国调查分析师时候的辅导材料也是电子号,当当网上也有电子号的书在卖。

不过在新华书店,还是不能进,但如果光盘和书统一包装,且印刷品不太厚,政策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,这种盘配书可以在任何书店销售。



问:为什么电子书号没有CIP?

答:CIP全称是图书在版编目,目前是对纸质出版物,还没有包括电子出版物。总署一直说要建立电子出版物的数据,但是还没搞好。

全国图书出版社有576家,而电子音像类社有3000多家,数据太庞大,一直没建立起来由于传统图书出版社只有576家,而电子音像类有3000家左右,所以其网络查询系统还未建立起来。不像传统图书可以在网上验证,但出版社可以开盖公章的证明。

问:我想自己印刷,该如何处理?

答:如果你需要自己印刷的话,需要提供:1,印刷厂资质(三证一照)最主要的是当地新闻出版局发的书刊准印证(出版物印刷许可证)。出版社见到符合资质后开具印刷委托书,印刷委托书需印刷厂和印刷厂所在地新闻出版局盖章返回。

   2,需要将一部分或全部印刷款先打入出版社帐户,出版社见到返回的手续、发票和样书等无误,再打入印刷厂帐户。主要是为了上面检查时候看上去是出版社出钱印刷,同时也是防止作者印的时候内容和提交的稿件不一样(有点押金性质)。

如果您自己不好办印刷手续,可以用我们的印厂走手续,但必须:1,版权页上的印厂写我们的印厂;2,押金依然需要,在符合质量和数量的样书(备案书)返回无误后我们直接退现金。3,印前封面、版权页必须经我们和出版社确认,并严格完全依照确认版印刷,否则引起的一起后果纠纷概不负责。



问:我是学生,能否出书?

答:出书没有年龄限制,我们出版过的作品,作者最小的13岁。但我们一般不建议学生自费出书,因为出书的花费通常不菲,无收入来源的学生通常难以承受。等您有经济实力的时候再考虑此事,根据您的具体情况,如较小范围使用,可以使用香港的免费书号,印刷的数量也少点,或者用藏书的性质费用低些;如经费充足就走大学出版社或国家级文艺出版社的书号。当然,如果您有家长的支持,且家境富裕,也是可以考虑出书的,如属于这种情况,请提供您的稿件的类型、总字数、拟印刷册书、对出版社要求等具体信息,我们为您核算费用。

问:我想翻译一部国外的作品在国内出版,如何处理?

答:如果要翻译图书,首先应当取得原作者(或原作者继承人、原版出版的出版社)的许可(作者逝世超过50年的除外,不需授权可直接翻译),这种授权通常需要一些花费,即“购买版权”、“引进版权”,具体数额没有什么标准,看您和原作者的沟通了。有时候也有些人愿意为了推广而免费授权,就看您和他谈得怎么样了。再解决了版权问题之后,您自己翻译好的翻译稿在大陆出版,则费用上和其他原本用中文写的书是一样的(根据不同出版社的要求,有的出版社可能需要对引进版权时候的授权/合同在中国版权中心登记,需要1-3千的费用),包括排版设计,出版社管理、审稿,出片、印刷,三大部分的费用。



问:我想自己设计排版,设计费用如何处理?

答:如果排版等您自己处理,费用当然可以减除。但需要提醒您的是,这里指的排版是指能对接印刷的排版,如果用word之类排版那是不能用于印刷的。如果您用方正书版(BD)、indesign之类的排版完全可以。封面设计也是一样,不过通行的illustrator、photoshop等都可以。比如会使用cdr和ps软件,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排版设计需符合出版印刷上的各项国家标准,各种应有的信息需齐备且放置正确(可参考07年1月以后的书是如何排的)。

   还有设计上,你一定嘱咐设计的人要能对接印刷,或者让懂印刷的人检查一下,我们遇到过不少客户,做的设计很漂亮,有的还是找知名设计公司做的,设计得确实很棒,就是那到印刷厂一看不能用,颜色模式大小等不符合印刷要求,没法印。这个一定要注意。



问:提供的照片/图片需要什么要求?  相似问题:为什么合同中要求图片dpi≥300?

答:这是印刷需要,网点挂线数要达到一定程度,印刷出来才能清楚,否则看着就是一个一个的点拼成的。那种特别大的海报,你凑近看就是那样,一个点一个点的。

如果不知道图片的dpi是多少,按下面步骤查看:右键点图片--属性--高级--全部,看水平/垂直分辨率是多少,印彩色一般要求300,印黑白如果图不大,可以放宽到150-200。



问:我想做一些封面工艺,能否介绍一下?

答:通常有UV、起鼓、磨砂、烫金、磨切等工艺。

   UV是让UV的部分亮亮,摸上去略有凸起,但看不出来凸起。

   烫金最典型的就是精装书硬壳上的金字。可以烫多种颜色,比如韩版流行小说经常烫蓝金,蓝色的。

   还有镭射金,有镭射折光效果。

   磨砂比较好体会,就是摸起来有磨砂效果。

   起鼓就是让字(也可以是图案)凸起来。

   磨切就是雕刻或者剪纸那样,纸面上做出造型。

   还有七彩UV,类似于以前贺年卡那种七彩粉的效果。

这些效果语言描述和图片描述都不能反映得特别清晰,最好是您找一本书的实样让我们看,或到我们这里来看工艺样品。  



 

常见问题
媒体报道
图书推荐